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關於憶起,也關於忘記


聖誕節當天與友人前往人潮洶湧的信義區看電影,看的是一部關於一位喪妻者為了叛逆的兒子以及年幼的女兒,重新尋找新環境以及新居所,卻無意之間買了一座百廢待舉的動物園的故事。

片中主角從一名記者搖身一變成了動物園園長。他悉心照顧動物,也一面療傷自己。但有時他過於專注,以至於將自己的意志加諸於動物以及叛逆的兒子身上卻不自知。例如病得很重的老虎,他深信他無微不至的照顧能使走到生命盡頭的它康復而不願將其安樂死;如同他以為死去的妻子會因為他的努力而重生一般。

電影看到一半,友人看我在黑暗中拭淚輕推了我肩,其實沒什麼,只是想起昨日是父親的生日,同樣是他七年忌日後整整的一個月。父親離開太久,時間滴答流去,在平凡的日常中常會忘記他的身影。但是我更常在心情低落的片刻,把父親的面容形貌狠狠地複習一遍,對空氣訴苦如同對他說話。有時候念著念著就哭了,但哭過之後就好了。

「不成熟的人,傾向為了某個理由高貴地犧牲,然而成熟的標記卻是,願意為了那同樣的理由,謙卑地活下來。」高中與我極好的社團老師說:「你絕對死不了的。」那一次因我重感冒,外宿的我沒到學校上課,一整天手機沒電,聯絡不到我的母親打給社團老師,焦急地詢問我有無說些什麼(母親怕我想不開之類的……)

一直以來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會往不好的方向想,直到讀到一本書才知道,「真正樂觀的人就是凡事都做最壞的打算」。後來想想,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最壞的打算,因為有些人太好了,做了最壞的打算之後就好不起來了。而我會告訴自己,情況還能多糟呢,能夠繼續壞下去我也沒辦法了,畢竟我本來就不是很好的人了。然後事情就會有轉圜的餘地。

「只要理由正當,就應該繼續堅持做下去。」一段時間過後就需要一些勵志佳句來砥礪自己,我是不可能去買一座動物園的,但是堅持的事我還是會做,雖然目前也不知道有哪些,但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仍是我想要的。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日光所困之城


──「近日天氣穩定,紫外線過量,民眾請避免外出。」

日光所困的城市,我們悉心躲藏
防曬乳霜、遮陽傘,戴上墨鏡
喬裝成為當紅影星
陽光,紫外線,請你不要拍
許多緋聞;一些秘密
還是不能攤開來

回歸線穿越城市的建築
自動門分出緯度的高低勝負
暖化止於「歡、迎、光、臨」的禮節
我們在巷弄間爭相奔跑
接力一個冷暖適宜的氣候

薄脆陽光透射百葉窗,鱗片我全身
汗水滑落襯衫內裡,順著收攏的背鰭
就要流向昨日偷藏的乾燥美地
我折疊起變身的欲望,收納
最底端的抽屜

整座城市終將空無一人。
我們排隊進入鋼骨化的巨大醃漬罐頭
被耳語風乾;以忙碌封口
之後我們還是成為最苦澀的
那顆蘿蔔

今日天氣朗爽,無人結伴出遊
城市為日光所困;生活
被計畫中的行程所縛。
我們來自極地冰凍的深層
褪去一身葉綠素,思緒難以光合
炎熱無風的綠色日子裡
幻想成為一株植物

100年「好詩大家寫」新詩創作獎 佳作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夢遊之湖

雲霧以大軍壓境之姿而至
山稜恪守睡眠的隘口:通往
各種記憶的深處
我與戀人拾級夢的階梯
垂釣意識,以途中的老松當竿
一路嗅尋煙硝來自何處

夢境似湖,深邃而靜好
為我盛裝多日精心熬煮的夜色
夢湖的聲音無須言語
以蛙鳴為我翻譯存在之因

數行綠韭猶如夢遊之人
迷途中繾綣於夢的邊境
夢裡沉眠;夢裡醒轉
在夢湖邊泛起了漣漪圈圈,輪迴的
是她訴說多年的孤寂身世

如夢似幻,沉睡的山坳
獨自演繹一座靜謐之城
夢湖斟滿了色調溫潤的茶湯
山嵐品茗時,便霧住了我們的視線

城市亦湖,在夢與現實間蟄伏
山裡的小宇宙善於失眠,世界亦未入睡
卻依舊每日假裝醒來
戀人是我夢途中唯一的旅人
我帶戀人走入夢湖,戀人
引我探尋心湖

「回去罷……」戀人對我輕聲說

在戀人的房間裡/張耀仁

                                              圖/達姆



這篇主題雖不新鮮,但思路清楚、有詩意,
帶著悅人的節奏。──羅智成


四坪大小,格局方正
一房一衛,單身且育有陽台
「適合雙份的寂寞、隔夜的宿醉
前來拜訪皆不拘,但短期勿試。」
撕下一截邀請,戀人的房間收容我
允許我,攜帶往日的無眠

曼哈頓的人群走在房間牆上
布魯克林大橋橫跨冷氣下方
東京鐵塔尚未拼湊完成,米字旗貼牆擺動
戀人蒐集世界,在自己的星球上旅行。
缸裡有魚與倒影接吻,偶爾儀式般
躍入電視裡的動物星球;
窗邊的植物過於木訥,低頭表示虛弱
近況:肝指數過低,膚色黃疸
我在戀人的房間裡醒轉,拉開窗簾
招引一些細碎的透亮

有時我們很好,星球運行妥當
房間是子宮;我們是攣子,羊水拍擁中隸屬相同的基因
有時一些小小的地震
雙人床漲成海洋,言語捲起巨大海嘯
棉被的波濤中,思緒向兩岸背馳
孤獨漂流各自的深夜……

戀人的房間播放各種音樂──
鍵盤在桌面交頭接耳,冰箱顫抖高歌
風扇呼嘯打探桌上蟻類的瑣碎交談
空洞趁虛藉著嘈雜壯大聲勢
安靜的聲音不發一語。偶爾訴說寂寞、
怕黑,以及晚睡。
我們時常想像另一個偌大的房間
可以安頓更多的生活,停泊每日的繁忙
角落能夠置放更大的書櫃
儲存知識,收藏記憶;
一座博物館,或一間精神病院。

戀人總是,在清晨的夢境中壓低音量
盥洗昨日,換上新的一天
我來不及與其共赴一場日出,
投身惺忪的城市
戀人總是,為我添加一個蜂蜜的吻
使我安眠,讓我代他完成未竟之夢


2011第33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2011/10/07 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6828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最好的身教

進入醫院牙科部實習之後,有些主治醫生曾經教過我們,有的沒有,但我們一致尊稱帶領我們的主治醫師為「老師」。在醫院跟在課堂的氛圍相差甚大,我們一個個戒慎恐懼,面對「人的身體」的工作,總讓我們兢兢業業。

某日,診間來了一位身心障礙的小朋友,整個診間如臨大敵,我被指派進入特別診療室幫忙,當診的老師連哄帶騙地將小朋友請上診療椅後,一旁的護士與我相互使了眼色,一個固定頭部,一個壓制軀幹以防小朋友亂動。

老師依舊不疾不徐地拿起麻醉針,又是一陣迷幻藥似的輕聲細語,「乖喔,我們大家都在幫你,你也要加油喔,很好耶,今天表現很好,怎麼會這麼棒。」老師緊接著拿起可列入眾生恐懼之物前幾名的磨牙機,「來,消防車的聲音喔,有水水沒關係,我們都會幫你吸掉,很棒喔……」

過程中,我感覺小孩的身體或許因為害怕的原因掙扎著,甚至有時會出其不意的大聲哭鬧。但不管小朋友是否能夠聽懂,我看著老師依舊不停地給小朋友正向能量,一邊變換著手邊的器具,並隨時注意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從老師頸後落下,一旁小朋友的母親也默默地緊握孩子雙手,或許她,所希望的只是一切順利結束而已。

整個療程在筋疲力盡的小孩打呼聲中畫下了句點。「也不知道為什麼老天會給我這樣的孩子。」母親在抱起沉睡的小孩時淡淡地說。這時在一旁已濕透了醫師服的老師輕聲地安慰著:「這些孩子都是上天無法照顧的,需要你們的幫忙才行,所以要加油喔!」

離去的時候,小朋友的母親不停向我們道謝。「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也許剛才的一切對於老師來說已習以為常,忙碌的過程中也無法對我表示些什麼,但是這其中的道理與疑惑,或許老師已用她的表現對我做了最好的身教了。


本文獲:教育部指導,泰山文化基金會主辦,人間福報協辦「難忘老師的故事、給敬愛老師的一封信」敬師徵文高中以上暨社會組叁獎,刊於人間福報副刊2011.09.27,僅此祝所有師長教師節快樂。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在詩的房間裡--2011第33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決審記要

2011/09/18
【王立/記錄整理】
時間:2011年8月15日下午2時
地點:誠品信義店Eslite Tea Room咖啡館
決審委員:洪淑苓、陳義芝、羅智成(依姓氏筆畫序)


炎夏之都,窗外火熾的午陽像隨時要燒起低燃點的景物。室內,書店附設的咖啡座意外嘈嚷。一場因詩發生的聚會,為浮躁空氣淋灑清涼詩意;在詩的房間裡,一場接一場字詞與意象綺麗迷幻的演出,引發三位詩評人由衷的觸動與善意的指點。

兩位執教學院的「教授詩人」早有淵源:台大中文系的洪淑苓在1985年,曾替當時是聯副編輯的陳義芝詩集《青衫》寫過書評〈詩的鈕釦,情的瘡痂〉,一晃眼匆匆二十多年,陳義芝也進了台師大中文系傳道授業解惑。甫交卸香港光華中心主任,返台執掌中央通訊社的「微宇宙的教皇」羅智成,去年出版最新詩集《地球之島》,周旋於裸體與潮汐、溼地與關係中,叩問詩的未來新路徑。

本屆新詩徵文共收到490件參賽作品,由聯合副刊編輯林德俊、王開平進行初審;詩人羅任玲、陳大為、楊佳嫻、楊宗翰擔任複審,選出12件作品進入決審。

一番推讓,由羅智成擔任會議主席,他首先請決審委員說明評選標準與對作品的整體印象。

陳義芝說他讀詩,在乎「有韻味、動人,表現上有獨特用心」,反對語言艱澀、堆疊不相干元素,甚至出現矛盾、情境繁雜。他從12篇作品中只選了2首。

洪淑苓發現,這次決審作品有幾個現象,如向經典作品/詩人致敬,可能是新詩100年傳播教化出現的痕跡;另一個現象或許是缺點,就是詩的企圖心很大,但細節處理不協調。她偏愛作品能有一種靈視的內在視野,有出乎意料的想像,帶讀者到另一個境界。

羅智成自全方位考察一首詩的完成:從基本的文字、語法,到複雜的策略、思想與意象經營。離開台灣一年多,他自稱有點「放空自己」,而在本次決審詩作中,他發現不少新意,不同過去的書寫與表達方式。技巧不錯,但成熟度降低。他建議詩人思考「怎麼在技巧和表達上取得相稱的境界,達到所謂的真誠」。

隨後開始第一次投票,每人投三篇,集中討論焦點。

第一次投票

睡火山(羅)
熱(洪)
在戀人的房間裡(羅)
受詞(陳)
我來番易給您聽(羅)
指認(洪)
過火(陳)
鐵器為何如此安靜(洪、陳)

投票結果有8篇得票,落點分散,僅〈鐵器為何如此安靜〉以2票領先。隨後進行得票作品討論,由2票的〈鐵器為何如此安靜〉展開攻防。

得票作品討論

●〈鐵器為何如此安靜〉
洪淑苓說這篇作品整體缺點較少,給人猜謎、鬥智的感覺,猜詩中的「鐵器」是什麼。整首詩是對死亡/生命的思考,用醜惡的現象來鋪陳,將生命的悲意寫得很冷,有力量。

這首是陳義芝的第三名,不是他原先相中的2首之一。詩短,所以問題少;鐵器用來雕鑿,內裡有生存的課題引發聯想,用簡潔完成一首詩的表達。

羅智成點出這首詩讓他想起1930年代象徵派詩人李金髮,雖然意象生動,但語言生澀扭曲,詞性混亂。

●〈睡火山〉
羅智成指出,〈睡火山〉是本次作品中極少試圖探討「存在」這樣抽象的議題,同時向對現代主義神髓掌握最準確的詩人瘂弦致敬。本篇詩意深沉,節奏感準確,用後設手法對詩創作有較多反省。他直指這次參賽作品中,沒有找到語法、寫詩技巧比這篇更熟練的作品。

陳義芝認為詩中詞語臃腫,用意念來催生詩。羅同意意象多是被瘂弦詩中意象帶著走。洪淑苓發現詩的企圖心大,卻無法達到那麼高、那麼純熟的表現。

●〈熱〉
〈熱〉是洪淑苓心目中的前兩名,有內在視野,用簡單語彙,如生跟死、黑跟白,種種單一對比形式演化得很好。小小缺點是句子前後完整的邏輯顯現做得不夠。

羅智成指出,此詩的強項是圍繞固定主題反覆陳述,但有兩缺點,一是斷句,二是太議論,整首詩詩意稀薄,顯得乾澀。陳義芝說讀不出可喜之處,許多譬喻都是說不出道理,沒必要。

●〈在戀人的房間裡〉
羅智成看來,這篇雖說主題陳舊,雙人床、小小的空間……但整體思路清楚、有詩意,帶著悅人的節奏。(他補充說,這次許多詩作讀都不知如何讀起,「讀到斷氣」。)是悅人的閱讀經驗,安穩妥適地推到結尾。


這篇讓陳義芝擺蕩在「想選又不想選」的踟躕間,不像讀別的詩那麼挫折。小空間裡自成世界,戀人會做愛於是有地震……但結尾弱下去。洪淑苓有相同觀點:前面的鋪陳抒發都滿不錯的,但末尾把前面的鋪陳都倉促結束掉,有些可惜。

●〈受詞〉
陳義芝給〈受詞〉較高評價,「我的讀法是,詩在探悉人際之間的疏離」。若「我」是一個受詞,凸顯投注到對象身上的感受。在段落中,藉動詞與主詞倒裝,用語法概念思索人與人的關係,可以感受到詩人的企圖心,用語言結構講人間的結構。

羅智成質疑詩中「六度分離」的用法,但作者詮釋城市的疏離很不錯。作者希望和他人建立關係,可惜表現的方法比較吃力一點,是議論式的。算是有趣的作品,但太專注詮釋概念,詩的表現上稍有欠缺。洪淑苓說,詩的缺點是「太清楚」,比喻和對等關係一目瞭然。但詩的味道很不錯,有一些句子讓人滿欣賞。

●〈我來番易給您聽〉
羅智成並不特別想替這首拉票,但稱許詩的完成度很高,主題清楚,策略是用刻板印象對比刻板的隱喻。陳義芝同意沒有表達瑕疵,但正因刻板,也缺少撞擊力,諧音也沒起大作用。洪淑苓說,詩很完整,但還不夠精采的程度。

●〈指認〉
洪淑苓分析,詩人用頭髮、樹葉、秋天、墳墓種種意象,以理髮師隱喻神明/神奇的力量,對生命本身要被塑造成什麼樣子、對生跟死的思考,做了很好的連結。「指認」可解讀成「指頭」和「辨認」,對應手指與頭髮,從題目到內容的展現,都有很高的完成度。

羅智成說此詩詩意最濃,也滿吻合他對策蘭詩的印象,有一種憂傷而謙卑的詩的感覺。詞句非常有詩的質地,不同於其他詩中談思想、談概念,這首詩是用詩的語言來思考,他願意支持。陳義芝覺得第一節不錯,很想要選,但除了「理髮」的情景,還有沒有更深的意涵?

●〈過火〉
陳義芝對照他選的〈受詞〉和〈過火〉,前者由語法概念推展,〈過火〉則訴諸經驗,有鮮明生動的場景,講民俗中的潔淨儀式,過火之人意象極為突出。開頭看來混亂,符應過火前鬧烘烘的準備。用親切的語言,讀來有一種洪荒悲涼感,是他最佩服的一首。

洪淑苓說詩的主題和她的研究專長相關,他贊同陳義芝所說優點,意象統一,真正進入民俗儀式經驗。但前面視角提得很高,結尾「想起愛過的女孩」等行是敗筆,把境界又降下來。羅智成無法支持這篇,因為敘事主體的割裂,敘事者一時謙卑一時自大,做信眾的「我」和為過火民俗辯護的研究者的「我」,沒有很好安排,出現人格分裂。

討論結束,第二次投票在加權計分和一人5票間討論後,最後決定維持一人先投3篇,看結果再決定後續是否採計分制做第三次投票。

第二次投票
熱(洪)
在戀人的房間裡(陳、羅)
受詞(洪、陳、羅)
指認(洪、羅)
過火(陳)

計票結果,8篇聚焦成5篇。但三位委員反覆討論,一致認為本次參賽作品中沒有特別突出的首獎作品,決定首獎從缺,增設評審獎一名。由獲得兩票以上的〈受詞〉、〈在戀人的房間裡〉、〈指認〉三首出線,贏得本屆聯合報新詩評審獎桂冠。


全文網址: 在詩的房間裡
--2011第33屆聯合報文學獎新詩決審記要 - 聯合報文學獎 - 文學獎大賞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3324#ixzz1YmOPe0I1
Power By udn.com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美好的事

第33屆聯合報文學獎金榜/勇敢的戰歌

 

新詩獎(本屆大獎從缺,三位得獎者並列評審獎。)


評審獎/張耀仁



作品/在戀人的房間裡

獎金/五萬元,獎座一座





張耀仁,1987年生,彰化縣人。明道中學、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畢業,現於國軍服役中。喜歡閱讀,覺得書寫是一件美好的事,可以更真實的認識自己。曾獲X19華文詩獎、輔英文學獎等,部落格「低調的奢華」。





得獎感言/避風港



得獎是酷熱的綠色日子中降下的甘霖,足以滋潤我一整年的軍旅生涯,感謝評審。最想感謝的人是明道中學的小琪老師,引領我進入文學的世界。感謝母親,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您的愛與肯定。戀人仍是一個祕密,等待時間解開。你的房間是我永遠的避風港,謝謝你。最後感謝所有我來不及言謝的你們。







全文網址: 第33屆聯合報文學獎金榜/勇敢的戰歌 - 聯合報文學獎 - 文學獎大賞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2711#ixzz1YBdqpw00

Power By udn.com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遺失的微笑」閱後心得



紀錄片一開始,鏡頭穿越一大片蓊蓊鬱鬱的檳榔田園,片頭緩緩道出,敘述著在這座島國上的人們,像是啣著檳榔的無腳鳥兒,直到死前,仍無法帶著微笑降落……

「遺失的微笑」紀錄著一位口腔癌患者吳鳳源先生對抗病魔的過程,從一開始不願戒除檳榔,而後發現口腔出現異狀,一直到發病被診斷出為口腔癌的歷歷回憶。以自身的經驗敘述這一段從鬼門關被拉回的驚險歷程,更是令人感覺真實與警惕在心。當然,最後他也不得不把檳榔戒掉,因為已經無任何餘力嚼食了。

故事從一位客運司機吳志賢先生開始說起,因年少時便染上檳榔、菸酒不拒的壞習慣,而導致常拉肚子、味覺改變甚至牙齒鬆動等毛病,在這段期間,雖然曾經想過要戒除檳榔,但總是因為藉口多於戒除的理由而作罷,直到聽聞親人罹患了口腔癌才終於讓他下定決心。

之後他參加了醫院舉辦的口腔癌病友座談會,進而了解因罹患口腔癌而切除整個下顎的吳鳳源先生的故事。或許就如他所言:「人總是要親眼看到一些事,才知道痛。」但是,若是早知道這些事情是痛苦的,我們又何必等到它發生在眼前。

口腔癌在近五年來,發生率與死亡率皆節節攀升,已躍居國人男性十大癌症之一,而口腔癌的發生更有近八成的因素與嚼食檳榔有關。紀錄片中,台大醫學院的韓良俊博士便提到,在動物實驗裡,以粗糙物不停摩擦口腔黏膜,是標準的製造口腔癌之方法,而嚼食檳榔的人便是把自己當作白老鼠一般,種下口腔癌的種子,等它茁壯並漫生枝芽,漸漸將用來攝取食物營養的口腔完全吞噬。所以當我們明白了解,嚼食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已密不可分,那又有什麼理由能不將檳榔戒除呢?

而除了檳榔以外,煙、酒也容易刺激口腔黏膜,進而使口腔產生癌化病變,根據研究指出,若是檳榔、菸酒皆不拒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一百二十倍。所以便如片中主角吳鳳源先生的妻子所言:「戒掉檳榔,只成功了一半而已。」唯有將所有的不良習慣一一戒除,才能夠確保口腔癌在我們身邊伺機而動。

片中最讓我感動的片段,除了吳鳳源先生勇於面對自身的疾病,接受痛苦的治療之外,他摯愛的妻子不怨辛勞地在旁陪伴,更是令人動容,也因為她的細心照顧,才讓吳鳳源先生能夠死裡逃生。當我們生病時,家人的陪伴永遠是病人求生存的原動力,但是我們又何其忍心讓家人與我們一起受苦受難,所以如果能夠下定決心,將不良的嗜好、習慣戒除,將自己的身體照顧好,便是減輕家庭負擔最好的方法。

許多人不是不願戒除檳榔,而是沒有見識到嚼食檳榔的可怕後果。我是一個牙醫系的學生,對於口腔癌其實並不陌生,我了解檳榔對於口腔、牙齒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不僅使牙周病更加嚴重,牙齒喪失、味覺異常更是常見。但是在我的身邊還是有許多人滿口紅汁地嚼食著檳榔,外國人看了還以為台灣人都已經吐血了還努力不懈地工作,聽來更令人感到諷刺;而街上林立的檳榔攤更是讓人看了怵目驚心。

許多的民眾需要進一步的教育;檳榔的危害也須更加大力的推廣,而我知道──那也是在我之後的行醫過程中,不能忘記的使命。

無腳的鳥兒必須不停的飛,直到死前落地時刻,我相信那不是牠們所能選擇的;但是嚼食檳榔對於在這個島國上的人們而言,絕對不會是一生無法改變的宿命。或許,生命總在我們快要失去它的時候,才發覺它的可貴。就像吳鳳源先生一家人在他劫後餘生之後,開始種起了有機蔬菜,過著平凡、簡單的日子,而終於能夠體會什麼叫做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

所以,若想要找回遺失已久的微笑,便趕緊勇敢地向「檳榔」說不,大方地展現久違的笑容吧。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實習手記──《她們》


在教學醫院一段時間,病人們來來去去,每日所見,有的是陌生的面孔;有些前幾天才見,但大多時刻,總可以看見一些固定的班底,徘徊在診間。他們大部分是一些較為年長的患者,有些是長期住院的病人,有些則是需要長時間的複雜療程。

未開診前,他們各自佔據等待區的一方,有的闔眼養神,有的看著幾份散落的報章雜誌,開診時間一到,便各自拿著健保卡像是入場券一般向櫃檯魚貫報到。有時在等待的人群中總可以看見一些異國的身影,她們相似地皮膚黝黑,操著東南語系的一貫口音,有著常見卻叫起來很在地化的異國名字。

許多行動不便的患者或是心智退化的年長者便由她們帶領著,每日在這座白色巨塔中逡巡來往。有的尚有家人陪伴,那還能令人感到一派天倫之樂;但絕大多數僅僅是患者與她們之間相攜前來,那不免就有一點落寞與感傷。

在替患者看診期間,不時可聽到她們在等待區挖啦哇啦地用我不熟悉的語言,用耳掛式手機與同樣來自遠方的同伴們聊著天。那或許是她們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了。

我突然想起這個國家、這個社會的看護與社福體制,或許就是這樣以她們為基底建立搭蓋而起的。當這片土地的人們老去時,在夜闌人靜協助攙扶我們的是她們黝黑的雙手;當我們從輪椅上站起時,環抱著的是她們的頸背之間。

或是某日,當兒女離我們遠去的那一天,陪伴我們的,便是這些異國的她者了。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實習手記──《思念》

患者尚未坐上診療椅,便屈身細聲地對我說:「不瞞您說,其實我想死。」

我不動聲色,仍遵照看診的基本流程,詢問病史並做基本的檢查。

許多老醫師總是告誡我們,我們看的不只是患者的牙。從病人一進到診間開始,我們就得開始觀察,從眼神、談吐及肢體動作上便可以大致了解患者的精神及健康狀態。有些人總是把許多問題歸咎在牙痛上,其實有的也許是心理作祟,或是其他神經的問題,而非肇因於牙。

患者為中年女性,最易有精神及心理方面的情緒不穩定,我安撫著阿姨,請她向我敘述困擾的不舒服。但沒來由地,我看見兩顆米粒大的淚珠默默地滑落她雙頰。

「我告訴你,我沒有辦法控制我的情緒,我很可憐的,我媽死了我丈夫也死了,我好想他們......我來做這些檢查都只是盡義務,等我把這把壞骨頭修理好,我就......」

對於這樣情感的波折我實在難以招架,便以先照個X光看看之名,以打斷她突現降至谷底的情緒。

之後,便請當診的主治醫師前來支援,我想目前對於患者最需要的不是治療,而是一個溫柔的人的關心。果然,溫柔的主治醫師細細軟軟的話具有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不管怎樣,你都要加油喔,這樣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才不會擔心。」患者於是慢慢收拾起情緒,讓我逐漸了解她此行的原因。

只是,我是多麼想要敞開我的心,告訴她,我知道,我都知道,我了解你的痛苦也了解你的思念,因為我也是這麼樣的想念著我的外婆,我的父親,然後在最憂鬱的時候無法控制著自己。

請跟馬爾地夫的美麗說再見

請輕輕地揮手,請沉默地目送
請跟陽光下的珊瑚礁說再見
不要驚擾收拾行囊的魚蝦貝蟹
沒有人提及憂傷,所以請不要流淚

請輕聲地道別,用細碎的耳語
請跟浪花的歸處說再見,
細細綿綿的沙灘曾是它奔馳的遊樂場
月光下,那是它坐臥無數美夢的床

也請跟搖曳的棕櫚樹說再見
它迎風的姿態我未曾見過,
如今她正微微地顫抖──
腰間上繫著的網床無人攀附
她害怕寂寞,她也害怕
一夕之間的沉沒

請跟灑落印度洋上的珍珠說再見
那是南方的小島我從未去過
清透的海水與避暑的小屋
在同屬熱帶的土地我思念
思念那不是海嘯,
是被污穢淹沒的花環

請跟馬爾地夫的美麗說再見
水就要漲上來了,那不是潮汐
煙霧就要蔓延開來,籠罩你我的想望
我在同屬熱帶的小島上揮手
跟馬爾地夫的美麗說再見

註:文章標題取自「文茜的世界周報」對於馬爾地夫島國之人工島Thilafushi已被垃圾所淹沒之報導,島上終日焚燒垃圾,煙霧瀰漫。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尾聲

很難告訴自己,實習生活就已進入尾聲。

彷彿時間還停留在選填實習醫院的那個下午,
輪到自己的時候理想醫院只剩下最後一個名額;
彷彿場景還在五下的期末考後,一群人討論迎新送舊上要準備怎樣的表演,
好讓學長姐以及醫院的師長們對我們印象深刻。

彷彿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像聚合後的樹酯,就再也回不去了。
只能留待我們在記憶中雕刻塑型而已。

實習生活的結束,似乎亦宣告著六年大學生活的終結。
六年,十二個學期,兩千多個日子,生命中最青春的歲月,
有時後回想起來,便也有如過眼雲煙,
不去在意它,也就忘記了。

前些日子夜裡,竟讓我夢見抱著生病的老師,大哭不已,醒來後雙眼浮腫酸澀。
有時候總覺得老師他們那一輩人有一種莫名的氣質容易讓人放心,
認真,負責,樂於將經驗的累積傳遞於我們。
是一種大時代下的勤奮感,是一種榜樣。

爸不知道看不看的到我的努力?爸走了以後,
並沒有讓我對於生老病死冷眼旁觀,反而更容易觸景生情。
有時看電視看電影,莫名的便會鼻頭一緊,熱淚盈眶,
或者是,家教回家的路上遇上落雨,那種突然好思念好思念爸的感覺便湧上心頭。
於是若耳聞誰生病或是誰受傷便又特別容易感覺人生無常。

爸總希望我學醫,但他並沒有辦法看見我成為一個醫生的那個時刻。
大一大二的瘋狂生活之後,便告誡自己該收拾心情,認真學習,
真正督促自己的或許是父親生前那殷殷切切的期望。

實習時仍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就只是不想讓母親添麻煩的念頭,
便支撐著我下班後在兩個城市之間奔波。
有時覺得很累,但仔細想想有好像也沒有什麼,
所有的一切或許只是不願讓別人瞧不起。
但真正在乎的還是自己。

日子流轉,一路上總是得到許多人的幫助,
不管是物質上的或是精神上的,
都讓我覺得永遠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在對抗這個世界。

一群人,有時候卻很孤單,但我相信這一群人的孤單是一種單純的,無害的宣洩。

祝福所有遠離的以及靠近的,一切都會平安。
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回報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力量。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如常

世界沒有想像中的脆弱
高聳的慾望仍屹立不搖
孤寂沒有坍塌,苦難依舊
日常被地鐵搭載
風從它來的方向,被我們得知
世間冷暖,一切如常

人們倒數末日,以慶祝之姿;
笑看他人痴狂,忽略自己的感傷
生活逸出常軌
流言永遠是距離我們
最近的那顆隕石

剩下沒有多少時間
還能旁觀洪水
有如欣賞潮汐的變化;
享受震度一如母親懷裡的搖晃?

我們又安然地度過了一次毀滅
興致未艾地受騙
預言永遠是會實現的
在我們忘記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