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口鏡


開始工作不久,經常出現肩頸痠痛的症狀,有時發作起來,甚至連舉手都有困難,原因無他,這大抵是因為姿勢不良所造成。牙醫師的工作就在口腔極小的方寸之間進行著,常常可以看見年輕醫師彎腰駝背,各個對病人無不俯首稱臣,只為了能夠在窄仄空間裡分辨毫釐。

有時遇到開口度極小或是臉頰豐腴的患者,對於臂力和視力更是一大挑戰。為了更有效的工作,牙醫師擁有的基本三樣法寶為鑷子、探針及口鏡:鑷子與探針為手的延伸,夾取微物與探查崎嶇;口鏡則是牙醫師的另一隻眼睛,它早先一步為我們看見口內洞天,並以自身反射出另一番風景。

口鏡內的世界是相反顛倒的,讓許多年輕醫師在看診的初期常常迷失自己,甚至懷疑雙眼所見,深怕誤了方向,一有閃失傷了患者脆弱的嘴邊肉於是常常可以看到牙醫師們在診間發展出各種高難度的哈腰壓背姿勢,非得眼見為憑才善罷甘休長久下來,肩頸痠痛的職業傷害便一一浮現。

因此在初進臨床的跟診時光,老醫師即耳提面命要我們要坐姿端正、抬頭挺胸,善用口鏡的間接視覺,才不會工作不久便成佝僂身形。這讓我想起甫獲駕照不久,每每在路口轉彎處打完方向燈之後,雖從後照鏡中清楚看見後方已淨空無來車,卻總忍不住撇過頭去,直到親眼所見,才放心地轉過彎去。

隨著經驗的積累,漸漸掌握使用口鏡的要領,得先騙過大腦將眼睛所見的景象鏡像翻轉,迷航的時刻也逐漸減少,甚至透過小小口鏡的反射,看見更多眼睛無法直視的死角。在臨床工作上也認識了一些人,每位師長同事夥伴都是一面鏡子,使我端正衣冠,辨明得失,在每日繁忙容易失去導航的生活裡,照見最忠實的自己。


2014.09.09 聯合報副刊
http://udn.com/NEWS/READING/X5/89227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