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膝蓋


從捷運站出站,人潮紛紛走向設有手扶梯的四號出口,我習慣與人潮反方向走三號出口(原因無他,在很最近才知道四號出口有手扶梯)。往三號出口會經過一段被風灌滿的長長甬道,然後才是通往出口的階梯。通道牆面上貼滿可愛熊貓賣萌的圖案,每當有大人帶著小孩經過,總不免聽到童言童語指著牆上大喊,PandaPanda

某日一樣走過寥寥無人的長長甬道,正要拾級而上;一旁的婦人帶著一對兒女,小男孩突然一個踉蹌,重心不穩,跌倒在階梯上。我看小男孩一瞬間還反應不過來,但下一秒卻面露難色,十分痛苦地大叫:「膝蓋好痛。」婦人倒十分鎮定,只彎下腰查看,沒有要扶起小男孩的意思:「沒關係,手揉一揉,自己站起來。」

「自已站起來。」

確實近年來在路上看多了這樣的場景,小孩子路上蹦蹦跳跳,也不瞻前顧後,一個躓仆大崩潰地倒在路上。或許是親子教養的文章普及,不若以往的父母飛也似地將小孩捧起,噓長問短地深怕跌破了一片皮膚。現代的父母總是極富教育意義地在一旁引導著孩子——「你得自己站起來。」

膝蓋便替我們承受著每一次跌倒的衝擊,但即使這樣,從小到大,膝蓋上數不清的瘀青與傷疤,依舊是每一次跌倒後的真實記錄。但隨著年紀增長,步履蹣跚的機會少了,我們的步伐變得更加穩健,像孩童時期那樣ORZ跌跪在地的狼狽模樣也極少出現。

但是心裡的荊棘卻愈發繁盛,內心的挫折不斷,人與人之間的碎石與梯階,總不時讓不經意的我們,失足、摔跤,甚至一跌不起……

我們的心頭肉總是那樣柔軟,不若膝蓋上堅硬的髕骨,胸口前的肋骨易斷且空有間隙,難以抵禦他人的閒言冷語。每經過一次攻防,內心的肌肉歷經糾結、撕裂,學會如何放鬆與舒張。每次淬鍊,似乎變得愈加強壯,但更要像膝蓋一樣,硬,卻也要能屈能伸。


跌倒了沒關係,但自己總要學會站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